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法

6次浏览 条评论

本文通过“三角形乘4等于三角形加39”这一数学问题,介绍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说明该方法能帮助二三年级小朋友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同时鼓励小朋友运用此方法进行思维训练,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法

小朋友们,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今天呀,咱们就来一起看看这样一道题🔢 题目是“三角形乘4等于三角形加39”,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 × 4 = △ + 39。家长们看到这样的题目,很容易就算出答案是13啦。家长们教孩子的时候,会告诉孩子4个三角形相加就等于一个三角形加39,也就是△ + △ + △ + △ = △ + 39,然后得出三角形等于13。可是呢,对于二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样的讲解方式很难懂,就算家长教了三四遍,小朋友们还是一知半解。

那有没有更简单、更容易理解的方法呢?当然有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数形结合”方法😎 什么是数形结合呢?就是把数字和图形结合起来,让问题变得更直观。

现在,我们用一条线段来代表三角形△。那三角形乘4,也就是4倍的三角形,就可以画4条这样的线段。一条、两条、三条、四条,就像这样🧐 而三角形加39呢,它和三角形乘4是相等的。所以呀,我们在原来代表三角形的那条线段基础上,再加上一部分,让它和刚才画的4条线段一样长。

大家看,已知前面这一段是一个三角形,后面这三段呢,对应的就是我们加上去的39。因为这三段的长度总和是39,那每一段的长度是多少呢?我们用39除以3就可以算出来啦,39 ÷ 3 = 13。而这一段就代表一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就等于13。这样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啦😃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数形结合的方法真的很有用。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 能帮助小朋友们打开数学思维的大门。在小学数学里,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比如说,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我们也可以用线段来表示不同的数量。比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3个,那我们就可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小明的5个苹果,再画一条长一点的线段表示小红的苹果,长出来的那一段就是多的3个苹果。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出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啦。

再比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如果遇到像“3个5相加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画3组圆圈,每组有5个圆圈,这样就能很直观地看到3个5相加的结果。

小朋友们,每天学习一点点,就能积累很多知识哦🤗 大家要多多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说不定,你们也能成为数学小学霸呢💪 就像解这道“三角形乘4等于三角形加39”的题目一样,只要掌握了好方法,再难的问题也能轻松解决。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大家就可以试着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决,看看是不是变得简单多啦。

对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大家还可以多做一些思维训练的题目。这些题目就像一个个小挑战,能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灵活。每解决一个难题,就像闯过了一关游戏,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呢😆 大家要坚持每天学习一点点,不断挑战自己,相信你们一定会越来越棒的!

资源下载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法

立即下载

免责声明

本站所分享的教育资源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果您发现本站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同时也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优质原创资源。

文章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