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周长的计算

5次浏览 条评论

本文围绕小学奥数中周长的计算展开,通过直角三角形不同拼接方式的例子,详细讲解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小朋友打开数学思维。

小学奥数:周长的计算

小朋友们,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要是数学思维打不开,那可有点小麻烦啦!不过别担心,今天就跟着咱们的小学奥数思维动画,一起探索有关周长计算的奥秘。在前面的两个视频中呀,咱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家族和三角形家族,就好像认识了好多有趣的小伙伴。那今天这个视频呢,咱们就来讲讲周长的计算。

那什么是周长呢?简单来说,周长就是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想象一下,有一个可爱的“长方仔”,还长了两只耳朵,那它的周长就是外面这一整圈的长度哦。就像给图形围了一条漂亮的“丝带”,这条“丝带”的长度就是周长。

咱们先从直角三角形开始吧🔺。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那它的周长怎么算呢?很简单,就是把这三条边加起来,也就是3 + 4 + 5 = 12厘米,所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就是12厘米啦。

要是再给你一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把它们3厘米的那条边对齐,会怎么样呢?这时候就拼出了一个新的三角形。咱们先把这个新三角形每边的长度标出来,一条边是3厘米,最长的边是5厘米,另一条边就是4厘米。那它的周长就是这一周的长度,也就是两个5厘米和两个4厘米相加,5 + 5 + 4 + 4 = 18厘米,所以这个新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

要是把这个三角形翻转过来,还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同样是这四条边加起来的总和,还是两个5厘米和两个4厘米相加,结果还是18厘米。

刚才咱们是对齐3厘米这条边,如果对齐的是4厘米这条边,又会拼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呢,都是两个5厘米和两个3厘米加在一起,5 + 5 + 3 + 3 = 16厘米。

要是对齐的是5厘米这条边,那就可以拼出一个图形和一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都是两个3厘米和两个4厘米相加,3 + 3 + 4 + 4 = 14厘米。

从这里咱们可以发现,对齐不同的边,就能拼出不同的图形,得到的周长也可能不一样哦。就好像用同样的积木,搭出不同的造型,每个造型的“边框”长度都不一样。

那如果边不对齐呢?比如拼成一个这样的图形,它的周长又该怎么算呢?咱们还是先把三角形每边的长度标出来,最短的边是3厘米,最长的边是5厘米,另一条边就是4厘米。再看周长,就是这一整圈的长度。咱们一段一段地看,这段是5厘米,这段是3厘米,这段是4厘米,这段是5厘米,还剩下一段。仔细观察会发现,它正好等于4厘米的边减去3厘米的边,也就是4 - 3 = 1厘米。最后把它们都加起来,5 + 3 + 4 + 5 + 1 = 18厘米,所以这个图形的周长就是18厘米。

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咱们知道了周长就是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在计算周长的时候,只要把每一段的长度加起来就行啦。怎么样,都明白了吗?如果明白的话,就赶紧去做题抢金币吧,看看谁能在周长计算的世界里成为小高手!

资源下载

小学奥数:周长的计算

立即下载

免责声明

本站所分享的教育资源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果您发现本站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同时也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优质原创资源。

文章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