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井问题巧解学数学

6次浏览 条评论

本文通过分析爬井问题,讲解了画图分析的数学思维方法,强调学会一道母题就能解决一类题,鼓励孩子爱上数学。

爬井问题巧解学数学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挑战一个超有趣的数学问题——爬井问题😃。这个问题就像一个神秘的小谜题,等着我们去解开它的答案呢!

现在有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口井,它的深度是6米。有个小主人公呀,白天的时候它能向上爬3米,可是到了晚上呢,它又会下滑2米。这就好像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偶尔会往后退一小步,不过没关系,咱们一起来看看它到底需要几天才能爬出这口井。

咱们先来分析一下每天的情况。第一天,小主人公白天努力地爬了3米,这时候它离井口更近啦👏。可是到了晚上,它下滑了2米。那这一天它实际向上爬了多少米呢🧐?我们可以用算式来算一算,3 - 2 = 1米。也就是说,第一天结束的时候,它总共向上前进了1米。

第二天,它还是和第一天一样,白天又爬了3米,晚上下滑2米。同样用3 - 2 = 1米,这说明第二天它又向上前进了1米。那到第二天结束的时候,它总共向上爬了多少米呢?就是第一天爬的1米加上第二天爬的1米,1 + 1 = 2米。

第三天也是如此,白天爬3米,晚上下滑2米,又向上前进了1米。把这三天爬的距离加起来,2 + 1 = 3米。到第三天结束的时候,它已经向上爬了3米啦。

重点来啦🤩!到了第四天,白天它又开始爬,一下子爬了3米。这时候我们来算一算,前面三天一共爬了3米,第四天又爬了3米,3 + 3 = 6米。刚好就到达井口啦,而且到了井口就不用再下滑了😎。所以呀,小主人公爬出这口井一共需要4天。

通过这个爬井问题,我们能发现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那就是画图分析。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井画出来,再用小线段表示每天向上爬的距离和下滑的距离,是不是一下子就把这个问题变得很清楚啦😜。就好像我们有了一张地图,能清楚地看到小主人公每天的位置变化。

而且呀,学会了这一道爬井问题,就相当于学会了一类题。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比如在一个斜坡上前进后退,或者是在楼梯上往上走又往下走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这就像我们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好多数学问题的大门。

小朋友们,数学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对方法,像画图分析这样的小妙招,就能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当我们解开一道道数学谜题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像吃到了甜甜的糖果一样😋。所以呀,让我们一起爱上数学,在数学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吧!说不定下一次,你也能自己创造出有趣的数学问题,然后轻松地解开它呢🤗。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像这种爬井问题、奥数题,都是锻炼我们思维能力的好机会。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把数字和图形联系起来,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活。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的知识块组合在一起,就能搭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城堡🏰。

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数学问题不要害怕,多尝试画图分析,学会举一反三。相信你们一定能在数学的世界里收获满满的知识和快乐😘!

资源下载

爬井问题巧解学数学

立即下载

免责声明

本站所分享的教育资源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果您发现本站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同时也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优质原创资源。

文章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