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有趣又有点小挑战的问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个特别容易让人搞混的问题——为什么除法里边去括号要变号呢?老师会用三个超有趣的方法,带大家理解这个知识点哦😎。
首先,咱们用一个生活场景来理解一下。想象一下,六一儿童节快到啦🎉,班里要组织一个活动。老师准备了150个游戏金币,让小磊去平均分给班里的同学。小磊一听,可兴奋啦,拿起金币就准备去分。这时候,老师在后面喊:“小磊,你把班里的50个同学呀,每五个人分成一组,然后把这150个金币平均分给每个组就行了。”
按照老师的想法,这是一个先分组再分配的过程,对应的算式就是一个有括号的除法算式🔢。可是小磊动作太快啦,当老师说后面这句话的时候,他不仅算出了平均分给每个人多少个金币,而且已经分了好几个同学。小磊心想:“我要把金币再收回来,然后再分组再分配,太麻烦了。要不这样,我把所有的金币都分完,然后再每五个人分成一个组,这样金币不也就按照每组进行分配了吗?”于是,小磊先进行了分配,再进行了分组,他把算式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这时候我们发现,括号去掉了,除号变成了乘号。
咱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算式。根据老师的要求,先分组再分配,分配的时候对应的份数,也就是整体的除数,是10组,这个份数比较小。所以得到的最终每份的量就会更大一些。而按照小磊的方案,先进行分配,对应的份数是50人,这个份数显然更大,所以得到的每份的量会更小。所以呢,我们要在这个结果上,再把得到的每份的量乘组扩大,才能满足老师的要求,这样两个结果就是一样的。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我们就理解了去括号的变号过程😃。
接下来,我们用商不变的原则来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是商不变原则呢🧐?就是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它的商是不会变的。在这个除法算式里,我们把括号看成一个整体,它就作为除数存在。不过它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算式,看起来有点不太顺眼。于是,我们发现给括号里的数除以5,再乘5,它们就互相抵消了,这里就变成了50,括号就去掉啦。但是因为除数乘了5,为了保证商不变,被除数我们也要乘5,于是这个算式就变成了150 × 5 ÷ 50。我们把乘5带着符号搬一下,就变成了150 ÷ 50 × 5。你看,括号去掉了,除号也变成了乘号👏。
最后一个方法呢,有点简单粗暴,就是直接硬记规则。也就是说,除号后面的括号,当我们去括号的时候,括号里边的乘号就变成除号,除号就变成乘号。
小朋友们,这三个方法有没有让你们清楚地明白为什么除法去括号要变号呢🤔?数学就是这样,只要我们开动小脑筋,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哦😘。
知识点总结
- 题目:为什么除法去括号要变号。
- 答案:除法去括号时,括号内乘号变除号,除号变乘号。
- 答题思路:通过生活场景理解去括号变号后结果不变的原因;利用商不变原则,保证被除数和除数同乘或同除相同数(0除外)时商不变来推导去括号变号;直接记忆规则。
- 解析过程:生活场景中,先分组再分配和先分配再分组,通过调整份数和每份的量使结果相同;商不变原则中,对括号内的除数进行乘除运算,为保证商不变,被除数也做相应运算从而实现去括号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