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与乘法课程

5次浏览 条评论

文章介绍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在精确测量中的应用,以及清华附小出品的《乘法的应用》趣味动画课程,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知识。

长度单位与乘法课程

小朋友们,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呀,咱们就先来聊聊长度单位,再去看看超棒的《乘法的应用》课程。

你们还记得长度单位“米”吗?米可是个很厉害的家伙,从树的高度到楼的高度,从物体的长和宽到两地之间的距离,在测量的时候,米的应用那是相当广泛呢!不过呀,就算米这么厉害,在精确测量的时候,也常常需要分米、厘米甚至毫米来帮忙。

什么?你不相信?咱们来举个例子,就说这本书吧,你能精确地量出它的长、宽、高吗?很明显不太容易做到吧。那该怎么办呢?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

首先登场的是分米,分米和米的关系可近啦!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分米,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 1米 = 10分米。现在,咱们用尺子来量课本的长,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课本的下端,再看课本的上端,刚好对着3,那课本的长就是3分米啦,是不是挺精确的😉

接下来量课本的宽,用分米量的时候,发现还多出来一丢丢。这时候呀,分米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该轮到厘米闪亮登场啦!因为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厘米,也就是🔢 1分米 = 10厘米。多出来的这一丢丢宽就是8厘米,所以课本的总宽度就是1分米8厘米,如果都用厘米做单位,那就是18厘米。前面量出的长3分米,也可以换算成30厘米。

那课本的厚度呢?哎呀,竟然不到1厘米,这可咋办?这时候就轮到毫米上场啦!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毫米,即🔢 1厘米 = 10毫米。用毫米一量,课本的厚度就是6毫米,这样就精确地测量出课本的厚度啦。

通过测量课本,咱们就知道了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在精确测量中是怎么相互配合的,它们就像一群好朋友,一起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物体的大小和距离。

说到这里,顺便一提,还有一个超棒的课程——《乘法的应用》。这个课程是清华附小出品的,用非常有趣的动画表现形式,把小学数学里乘法的方方面面都讲得很清楚。想象一下,小朋友们坐在屏幕前,看着可爱的动画角色,听着有趣的故事,就能轻松学会乘法知识,是不是特别棒?

这个课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大门。它不但能让孩子们学得懂、看得懂,还能让孩子们喜欢上数学。有了它,孩子们在学习乘法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枯燥啦,而是会觉得数学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大宝藏,等着他们去挖掘。

说实话,现在很多家长都在抖音上寻找有趣又实用的幼儿及小学教育文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而《乘法的应用》这个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动画,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小朋友们,数学的世界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长度单位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测量身边的物体,而乘法的知识能让我们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这些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用它们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奇迹呢!

资源下载

长度单位与乘法课程

立即下载

免责声明

本站所分享的教育资源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果您发现本站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同时也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优质原创资源。

文章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