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端午粽课后故事

7次浏览 条评论

文章讲述了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课后与端午节相关的故事,包括屈原投江、百姓纪念的由来,以及端午节习俗和课后习题的意义。

一年级端午粽课后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吗?没错,这一天就是咱们中国特别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端午粽》这篇课文里,就藏着和端午节有关的有趣知识,还有课后习题等着大家去探索呢。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楚国,楚国有一位大臣叫屈原。屈原可是个特别爱国的人,他心里时时刻刻都装着自己的国家和百姓。他经常给楚王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希望能让楚国变得更强大。可是呢,楚国也有一些坏大臣,他们嫉妒屈原的才能,还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结果,屈原被这些坏大臣陷害,不得不流放到远方。

后来,楚国越来越衰败,最后竟然灭亡了。屈原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特别伤心。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怀着对国家深深的眷恋和悲痛,跳进了汨罗江。百姓们都非常尊敬屈原,他们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划着船去救他。大家一边划船,一边在江里寻找屈原的身影,那场面十分感人。

为了不让江里的大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百姓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往江里扔饭团,还倒雄黄酒,希望大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伤害屈原了。可是,又担心饭团会被蛟龙吃掉,于是人们就用粽叶包饭,再缠上彩丝,这样就做成了粽子。粽子的形状各种各样,有三角形的,还有四角形的,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包裹。

从那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大家都会通过赛龙舟、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屈原。慢慢地,这一天就成了我们现在的端午节。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粽子的口味也有很多种,有甜甜的红枣粽,有咸咸的肉粽,还有香香的豆沙粽,每一种都让人垂涎欲滴。

在《端午粽》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里,也有很多和端午节、粽子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能让大家对端午节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说,可能会问大家粽子是用什么包的呀,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通过做这些课后习题,小朋友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

小朋友们,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吃粽子、赛龙舟的节日,它还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每一个习俗、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希望大家在享受端午节欢乐氛围的同时,也能记住屈原的爱国精神,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后,当你们再吃粽子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个和屈原有关的动人故事啦。

说不定,下一次过端午节,小朋友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包粽子呢。想象一下,用翠绿的粽叶把糯米和馅料包起来,再用彩绳紧紧地系好,一个属于自己的粽子就诞生啦。当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桌,那浓浓的香味一定会让你忍不住咬上一口。而且,自己包的粽子吃起来会更有成就感哦。

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呢。有些地方会在门口挂菖蒲、艾草,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灾;还有些地方会给小朋友们戴上五彩绳,寓意着健康平安。这些习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缀着端午节这个美丽的节日。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在端午节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相信通过学习《端午粽》这篇课文和做课后习题,大家对端午节会有更多的认识和喜爱。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把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资源下载

一年级端午粽课后故事

立即下载

免责声明

本站所分享的教育资源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果您发现本站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同时也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优质原创资源。

文章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